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視聽娛樂
月亮的小孩(Hijo de la Luna) -蜜卡諾(Mecano) 向西班牙詩人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致敬兼探討白子議題的傑作
把月亮擬人化,以神話的口吻述說一位吉普賽思春少女與渴望得子的月亮之間的交易,用月盈月缺描繪月亮對「月亮的小孩」(白化症患者,俗稱白子)的接納關愛,諷刺那些搞不懂的愚人對「月亮的小孩」的誤解及排斥。此曲後來受到歌劇名伶卡芭葉(Monserrat Caballe)青睞而翻唱,結果讓這首歌成為跨界美聲的名曲。月亮的小孩這首歌是80及90年代在西班牙紅透半邊天的樂團蜜卡諾(Mecano)的傑作,女主唱為安娜朵蘿哈(Ana Torroja),詞曲為荷西卡諾(Jose Cano)和納丘卡諾(Nacho Cano)兄弟倆。該團於1998年解散,安娜單飛後,於2003年發了安娜朵蘿哈/脆弱 Ana Torroja/Fragil 個人第三張專輯。至於為何要以一對吉普賽戀人為主人翁?是歧視是嗎?應該不是。也許荷西卡諾的歌詞是源自吉普賽傳說,或許是受比才歌劇卡門的影響,但是最有可能的是受到西班牙詩人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 1928年出版的作品《吉普賽故事詩》的啟發。
吉普賽故事詩第一首就是「月亮之歌」(Romance de la luna, luna),茲將東海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陳南妤所譯的第一段詩節的前半段摘錄如下:月亮走來到了鐵鋪腰際纏繞著夜來香小孩凝望凝望月亮小孩正凝望著月亮盪漾不定的空氣中月亮搖晃他的手臂又放浪、又純潔的月亮袒露硬錫般的胸膛逃啊月亮,月亮,月亮吉普賽人若來到此...陳南妤在〈羅卡的吉普賽故事詩〉一文中就提到:「羅卡的詩中,月亮彷彿是女神一般,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卻又帶有人類忌妒和善變的性格。」而吉普賽人與月亮正是羅卡詩作中的兩大元素。詞曲作者荷西卡諾藉「月亮的小孩」探討白子被孤立排斥的議題,除模仿詩人羅卡將月亮擬人化的手法外,順勢借用他的另一個創作元素吉普賽人,也是頗為順理成章的。而荷西卡諾想要藉由「月亮的小孩」向西班牙偉大詩人羅卡致敬的意圖,亦昭然若揭。
Mecano - Hijo de la luna (World Music Awards, 1990)
Sarah Brightman - Hijo De La Luna
Ana Torroja - Hijo de la luna (Video Mix 2006)
Monserrat Caballe- Hijo de la luna 歌劇名伶卡芭葉的翻唱
歌詞大意:一位吉普賽女孩祈求月亮給她一段愛情,月亮答應了她,可是要她把所生下的第一個兒子給他作為交換條件,因為月亮覺得一個只求愛情的女人無法做好一個母親。吉普賽女孩實現了她的願望,嫁給了一個吉普賽男孩 但兩位皮膚深褐色的吉普賽人卻生出了一個白皮膚的小男孩, 吉普賽男人以為太太不忠,很生氣的拿起了刀朝向妻子並殺死了她,也把小孩子丟到一座山裡。他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他們的孩子是得了白化症。 後來當地人傳說著: 月圓的時候,代表著孩子很乖,很乖。月缺的時候,是月亮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搖籃裡搖啊搖,因為孩子正在哭鬧。
相關連結:
http://www.sonymusic.com.tw/album/album_info.php?al_prodno=82796759052
http://tw.youtube.com/watch?v=A3REPMDSCh4
月亮的孩子聯誼會
全景紀錄片:月亮的小孩
http://blog.sina.com.tw/3187/article.php?pbgid=3187&entryid=8113%3E
費徳利可‧加爾西亞‧羅卡著,陳南妤譯注,《吉普賽故事詩Romancero gitano》,初版。台北市:聯經,2006年。
從台灣聽世界-PIXNET
django11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