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羅姆女神黑聖女迦梨瑟拉(The Romani Goddess Kali Sara) 




引言:

41
年前的48日,第一屆全球羅姆人代表大會在英國倫敦近郊舉行。因此這一天被訂為世界羅姆人日或稱羅姆民族日。羅姆(吉普賽)人歷經千年流離遷徙,遭逢不間斷的歧視與迫害,所面臨的種族歧視至今仍未停止。然而羅姆人卻始終信仰他們的民族守護女神迦梨瑟拉(Kali Sara),不離不棄。在這特別的日子,特別翻譯引介這篇加拿大羅姆裔記者隆納德李(Ronald Lee)2002年撰述的專文〈羅姆女神迦梨瑟拉〉(The Romani Goddess Kali Sara),讓我們從羅姆人的角度去認識這位女神。





在地中海沿岸和其他地區的基督教國家,有許多黑色處女和黑色聖母,但是在法國南部卡馬格(Camargue)地區的聖瑪利迪拉莫(Les Saintes Maries de la Mer),這裡的羅姆人所崇拜的黑色雕像,至今顯然仍是個謎。這尊雕像的實際起源是已因年代久遠而不可考,但毫無疑問地,在基督教出現之前黑色女神早已存在那裡。現在被稱為聖瑪利迪拉莫的村莊,原名叫船之島(Ratis),即拉丁文raft,在12世紀時,島上的聖母院因外觀像艘船被稱為船舶的聖母院(Notre Dame de Ratis/Our Lady of the Raft)。證據顯示,在西元1世紀時聖瑪利迪拉莫就已經是許多神殿的所在地,諸如希羅神話中阿耳忒彌斯(Artemis)、庫柏勒(Cybele)、伊芳西絲(Isis)的神殿,亦或是克爾特三位一體女神(Celtic Triple Goddess)負責掌管生育、母性與創造力的「母神馬特瑞斯」(Matres Deae)的神廟(1)

在基督教出現之初,將異教徒的聖壇與神祇併入教堂和聖徒是早期基督徒常用的手法。無論女神或三重女神,都可能被轉化成聖瑪利迪拉莫(海上三聖母)神話,並在修建教堂時將當地原有的異教崇拜納入。千百年來這個傳說有著許多版本,包括羅馬天主教廷的官方解釋、當地的民間傳說、試圖解釋這種現象的研究論著以及流傳在一年一度前來朝覲羅姆族群間的民間故事。





每年524日的前幾天,大批朝聖的吉普賽人(Pelerinage des Gitans)從歐洲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德國、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聚集到聖瑪利迪拉莫。他們在篷車營地集結,寒喧交流、搓合婚事、表演樂舞以讚美迦梨瑟拉(Kali Sara),或對著觀光客叫賣商品、表演音樂賣藝並享受這一切。525日前夕羅姆人聚集在迪拉莫聖母院的地下聖堂(神龕下一個大約低半層樓的地窖),朝供奉的黑聖女迦梨瑟拉聖像參拜守夜,羅姆樂師演奏音樂向迦梨瑟拉致敬,經費拮据的教堂也藉機募集經費以支應整個慶典活動的開銷。

中世紀時的普羅旺斯廣為流傳著一個傳說,在西元40年,聖女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e)、瑪利亞莎樂美(Mary Salomé)和瑪利亞葛蘿芭(Mary of Clopas/ Mary Jacobé)三個瑪利亞在耶穌殉道後被猶太人放逐到海上,她們從巴勒斯搭乘著一艘無桅無櫓的小船抵達法國南部,並向當地住民傳播基督教義。這只是一個神話,因為一直到三聖女死後,官方基督教尚未產生。而傳說中也不確定登陸的確切位置。據說船上還有一位隨侍三聖女的埃及(吉普賽)僕人瑟拉(Sara),在瑪利亞們漂流上岸傳教時就靠著僕人瑟拉乞討維生。另一個說法是三個瑪利亞發生海難,危急之際僕人瑟拉衣袖一揮化為平坦大道,順利加引三位聖女上岸。還有一個吉普賽傳說,指稱瑟拉原是聖瑪利迪拉莫一個羅姆族群的的王后,三位聖女抵達後,瑟拉女王率先受洗,並引導子民信奉上帝。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羅姆人直到西元11世紀時才從印度啟程(譯註:據譯者考證,西元10世紀末時羅姆人抵達埃及)

1438年,在實際登陸的地點建立了聖瑪利(Les Saintes Maries),現今的教堂供奉兩尊白色瑪利亞雕像和黑色的聖瑟拉雕像。朝聖活動約在15世紀初現,而開始以吉普賽(來自埃及的人)稱呼在歐洲的羅姆人,他們出現在朝聖的人群中最早可追溯至15世紀的中葉。這是可以接受的,因為羅姆人從羅馬尼亞進入歐洲中部,是在14世紀末和15世紀中葉,西邊遠至西班牙,東至波蘭與立陶宛。羅姆人出現在法國巴黎最早的記載為1415年。

1448年,4個身首異處的女性骨骼在教會的地基被發現,初步確定為三個瑪利亞和埃及僕人瑟拉。隨著時間的推移,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e)從海上三聖女中消失了,教會官方認定的聖徒只剩下瑪利亞莎樂美(Mary Salomé)和瑪利亞葛蘿芭(Mary of Clopas/ Mary Jacobé)。傳說抹大拉的瑪利亞為了彌補她的罪過,蓄著長髮藏身在山洞裡,成為一個隱士。在各種場合,抹大拉已經被人遺忘,即使是教會官方提供的現代版傳說中,也只有兩個瑪利亞與僕人瑟拉從巴勒斯坦搭船抵達這裡。僕人瑟拉現在被稱為聖瑟拉,儘管事實上,正式的天主教聖徒階層中並沒有瑟拉這樣的聖人。同樣神秘的是,在教堂的地穴中的黑人女性雕像,據說目前的雕像取代了早期的雕像,雕像一代復一代的被取代。黑色聖女究竟是在多久以前初現,或此地以前的異教黑聖女是誰亦未可知。原始的雕像已經莫名其妙地被連結到木匣中的骨骸就是瑟拉,即便沒有教會正式的認可,原先的埃及僕人,仍被她的信眾提升到了偽聖的地位。

除非是從羅姆人的文化架構下去闡述,否則任何試圖定義迦梨瑟拉或是在官方的教義之下解釋瑟拉是如何受到羅姆人崇拜,都是註定要失敗的。在過去,參加一年一度的朝聖的羅姆人大多數是屬於法國的辛提(Sinti)族群和其他羅姆族群,還有西班牙的凱利(Calés)族群(2)。在共產主義時代,中東歐的羅姆人是被隔絕在朝聖外的,直到廉價的航空機票出現,而美洲的羅姆人也鮮少參加。非羅姆人的朝聖者參加524日的節慶向兩位瑪利亞的致敬,他們將兩位瑪利亞的雕像抬到地中海濱,遊客蜂擁而至,只為一睹這多采多姿的風情,並拍攝風景照或錄影留念。羅姆人則參加聖瑟拉朝聖,西歐的辛提和凱利族群稱之瑟拉拉迦梨(Sara La Kali),東歐操此羅姆方言的兩個族群則稱之迦梨瑟拉(Kali Sara)。崇拜聖瑟拉儀式於525日舉行,這原本是一個純粹的羅姆人事件,但現在手持相機的遊客、研究吉普賽的學者(3)、人類學家、專業和業餘的製片人以及其他非羅姆人卻遠超過參加朝聖的羅姆人。

直到最近,人們仍普遍認為這種崇拜迦梨瑟拉─羅姆人的黑色聖母或女神是聖瑪利迪拉莫特有的。隆納德李近來研究來自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巴爾幹國家的羅姆難民發現了鮮為人知的事實,這些中、東歐國家的羅姆人也崇拜其他黑聖女,且有類似的儀式。這些儀式包括在雕像跟前擺放花束,以絲質衣裳妝點聖像祈求治病,雕像放置請求,在女神前點燃蠟燭。對羅姆人而言,迦梨瑟拉能治百病、帶來好運氣、帶來豐收與事業成功的保護神。

羅姆人在聖瑪利迪拉莫的儀式就如同其他地方,雕像安坐花瓣裝飾的平臺上由信眾抬著走入海、湖、河流或池塘,當平臺接近水面時,人們將花朵擲入水中(4)。印度語言學家也是全球羅姆人代表大會(World Romani
Congress)
的榮譽主席威爾律西博士(Dr. Weer Rishi) (5)和其他熟悉印度宗教習俗的西方觀察家在目睹了這些羅姆儀式後,均認為就是脫胎自印度杜迦女神節或稱大難近母法會(Durgā Pooja)的儀式。在羅姆語裡迦梨瑟拉意指黑色瑟拉,而在印度的女神迦梨被稱為迦梨/杜迦/瑟拉(Kali/Durgā/Sara)。和印度教徒一樣,羅姆人也修練性力派 (shaktism),崇奉女神(聖母)。換句話說,羅姆人在法國參加的聖瑪利迪拉莫朝聖和其他地方相關的儀式所朝拜的均為黑色女神衹,其實就是延續他們在起源地印度對女神迦梨/杜迦/瑟拉的崇拜。

依據收羅禮敬杜迦女神和其化身的七百詩節而成的《大難近母經》(Durgā Saptashati)或譯《女神頌》(Devi Mahatmyam),其中第512節提及瑟拉的內容如下:「禮敬杜迦(一切困難的源頭)、瑟拉(一切美好的化身)、萬物的肇因,黑天和達摩(蒸發成煙霧的形態)。」參照其他古印度教經文也證實,瑟拉就是與印度女神杜迦,她的另一個化身為迦梨(Kali)也就是濕婆神(Shiva)之妻。

濕婆(Shiva)之漢語發音類似於希瓦,意思是吉祥,羅姆人一直保存著對濕婆神的記憶將之化為羅姆語裡的偉大的上帝(O Baró Devél) (6)。因此,羅姆人對迦梨瑟拉祈禱,請她與濕婆求情,賜給他們好運,健康和繁榮。印度於每年10月間舉行大難近母法會慶祝杜迦女神節,平臺上的杜迦雕像被抬至水面,再將雕像浸入水中任其毀壞。聖瑪利迪拉莫朝聖的羅姆人雖未將雕像沉浸水裡,但此兩儀式是如此的相似,絕不可能是偶然的(7)。在法國於10月也會舉小型的迦梨瑟拉儀式,以補五月份主要節慶的不足。崇拜迦梨是如何與亞爾市地窖聖堂的黑聖女融合為一仍是未解的謎團?很可能是早在異教徒時代,聖瑪利迪拉莫就已有黑聖母的存在,後來才被納為基督教信仰。教堂可能只是發明瑟拉的傳說─海上三聖女與埃及的僕人,以解釋這種黑色聖像的存在,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教會對罪惡的態度,三聖女減為兩個。換句話說,原始的黑色女神一定有多個交錯重疊的稱號且已經失傳。許多沿海地區的宗教文化都有聖瑪利的存在,也許是埃及人和克裡特人、高盧人、基督教之前的羅馬人、基督教羅馬人、摩爾人以及現今人口所有的其他祖先,但已可確認的是腓尼基人和希臘人創建了馬賽(Massalia)附近的殖民地。

羅姆人在15世紀初抵達時,他們被迫在基督教的外衣下隱藏其原始的印度教信仰和宗教習俗,以逃避譴責和迫害。15世紀中教會開始剷除異端,為了避免被指為異端巫術,他們一定發現了這個漏洞,以埃及瑟拉為幌子使他們能夠繼續崇拜迦梨。普羅旺斯國王安茹公爵何內(King René dAnjou)需為15世紀時膜拜瑪利亞和埃及瑟拉負責,他以聖女貞德的朋友或情人聞名,並險遭指控為異端,因為他設立新月勳章(Order of the Crescent)被教會視為有伊斯蘭教及伊芳西絲(Isis)異教崇拜的意味。這在當時被專門消滅異端的教會認為是不可接受的。就在何內在位期間,在教堂下方挖掘出四具身份不明且身首異處的遺骸,這些遺骸被認為是三位瑪利亞與埃及人瑟拉(8)。然而,這與稍後在1496年於教堂下方發現的木匣中之骨骸是相衝突的,因為這些遺骸也被認為是埃及僕人瑟拉與三位瑪利亞。骨頭就是骨頭,可能屬於任何人,包括一些為信仰而殉道的人,可以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或是對那些早已被人遺忘神衹的人體獻祭,甚或是一些終身奉獻於那些被遺忘的女神的虔誠女祭司或神廟聖女。據我們所知,他們尚未接受碳的放射性同位素測定,以測知死亡的日期,這也許有助於解開這個謎團。

正宗的基督教花了很長時間才在法國普羅旺斯紮下根基,這或許創造了一個寬容的情境,庇護羅姆人能夠不受幹擾地崇拜迦梨瑟拉。普羅旺斯這個地區同時也是十一和十二世紀從中東傳入且盛極一時的亞爾比根派(Albigenses)與迦他利派(Cathars)兩個諾斯替靈知派教徒(Gnostic Christian)的根據地。迦他利意為純潔淨化,他們宣揚摩尼教(Manichaeism)的思想,認為至高的生命需逃脫物慾,應過著嚴格苦修的生活。起初,天主教教廷想用和平的方式把他們導引回教會,特派傳教士到法國南部向他們傳教。但在1208年,教廷特使竟在土魯斯(Toulouse)被謀殺了,當時的教宗依諾森三世(Pope Innocent III,1160~1216)大為光火,便派一支十字軍藉掃除異端之名把他們剿滅了。但直到今天,仍有許多前基督教時期的信仰保存在這個地區,例如普羅旺斯的白色牛馬獻祭、崇拜可能源自古老異教傳統的密特拉(Mithra)、手持三叉戟之守護神波塞冬(Poseidon) (9),牧牛人於524日護送兩位瑪利亞與迦梨瑟拉的雕像到地中海濱,翌日再護送在聖瑪莉的黑色雕像。這混淆與多重的身份容許羅姆人以聖瑟拉為名崇拜迦梨瑟拉,時間流逝,原來的黑女神即便遭逢改換姓名和身份卻一直拒絕消逝。

如今,黑女神不僅未消逝,還移居加拿大, 1998年,迦梨瑟拉的雕像於溫哥華出現在加拿大第一次舉辦的迦梨瑟拉節慶,2001年,多倫多樹立了另一尊迦梨瑟拉雕像。在這些事件中,隆納德李發現驚人的事實,就是近期從中、東歐與巴爾幹來到加拿大的羅姆難民,都十分清楚迦梨瑟拉的由來,並紛紛表明在他們國家的羅姆人都同樣尊崇迦梨瑟拉。羅姆裔的穆斯林甚至形容被供奉在南巴爾幹的守護女神燃燒的天使(E Guglí Sagíya)(10),其儀式類似迦梨瑟拉,同樣可以保佑健康、好運和成功。因此,羅姆人在聖瑪利迪拉莫崇拜的迦梨瑟拉,早已非遺世孤立的印度教信仰,且已成為羅姆人的共同信仰,遍及歐洲許多國家,現今來到了加拿大(11)

在墨西哥,墨籍羅姆人出席聖母瓜達魯佩(La Virgen de Guadalupe)慶典,藉由參加這個教會所認可的活動讓他們得以崇拜女神(瓜達魯佩意為踏碎異教蛇神的頭)。在魁北克的聖安妮大教堂(Sainte Anne de Beaupré)又稱聖母教堂,加拿大和美國的羅姆人參加每年於72426日當週舉行的九連禱(Novena)禮拜,藉此延續他們信奉的性力派儀式。在這裡所供奉的是聖母瑪利亞的母親聖安娜(Santana /Saint Ann),對羅姆人則稱為上帝之母或大地之母(E De Devleski)。羅姆人的特殊儀式與那些非羅姆人的朝聖者不同,卻非常類似聖瑪利迪拉莫的迦梨瑟拉慶典,除了聖安妮雕像沒有從地窖中抬出並遊行到附近的聖羅倫斯河。因此,即使迦梨瑟拉並非這些儀式的焦點,世界各地的吉普賽人繼續崇拜女神或聖壇上的聖徒,將雕像抬到近水面處,實際上以印度教而非基督教的儀式崇拜之。現代迦梨瑟拉的信仰已經深植羅姆人的心中,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重新擁有這樣的概念,亦即迦梨瑟拉是羅姆祖先從印度流亡時就信奉的女神,試著切斷她與基督教的一切連結,不再像老一輩的西歐羅姆人因為資訊的斷層而不知道迦梨瑟拉真正的起源。因為老一輩的人只是延續了從父母那裏學習到的傳統朝聖儀式,這些西歐的羅姆先人因為害怕遭到打壓,被迫將迦梨瑟拉隱藏在基督教的信仰裡。學校教育教導新一代的羅姆人明瞭迦梨瑟拉和他們一樣都是源自印度。現在,迦梨瑟拉終於能走出密室,公開成為羅姆人的女神及保護神,並做為羅姆新興國家的搖籃以及與祖國印度間無庸置疑的聯結。

奮起吧,羅姆人(12)







註解:




(1)
Humphrey, Jeanne, 1997, The Beltane Papers, Issue 13, Page 19.

譯註:阿耳忒彌斯(希臘語:Άρτεμις),相對應於羅馬神話中的戴安娜(拉丁語:Diana)。她是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與狩獵的象徵,也是奧林匹斯山上十二主神之一,在以弗所的阿耳忒彌斯神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庫柏勒(希臘語:Κυβέλη
Kybele/Kubileya/Kubeleya/Kybelis)
是弗裡吉亞的地母神,庫柏勒體現著肥沃的土地,為溶洞、山巒、牆壁、堡壘、自然、野生動物(特別是獅子與蜜蜂)之神。


伊芳西絲(Isis,希臘語;在埃及語中叫做「阿賽特」Aset)是古埃及的母性與生育之神,九柱神之一。她是一位反覆重生的神。在希臘人統治時期,她又成為水手的守護神。

三位一體女神(Triple Goddess)代表大地之母三位一體概念,月盈表示少女,月圓表示母親,月缺表示智慧老婦。在克爾特神話中Matres DEAE是三位一體的女神掌管生育、母性與創造力。

(2) 在西班牙的凱利族群於演出佛拉明歌無伴奏吟唱的Debla調式時,在副歌結束時會喊叫偉大的女神(Deblica Baré),據信就是指迦梨瑟拉。

(3)
許多羅姆人將研究吉普賽的專家(Gypsyologist)視為和昆蟲學家(entomologist)同義。

(4)
在別處羅姆人的儀式中未必都將雕像抬到近水面處,有些只在教堂內禮敬崇拜。

(5) Weer, W.R. Padmashri, July 1986, Chandigarh, Roma, No. 25, “St. Sarah
(Goddess Durga/Kali) Ancient Indo-French Cultural Link,” Pp. 5-8.


譯註:印度女神迦梨是濕婆的神侶,宇宙的母親,是人世所有幻覺的摧毀者,這位女神有著強大的能量,源自闇黑痛苦的番攪,足以揭發終極的真相。即使濕婆也無以為敵。關於迦梨女神的來由如下:「傳說有一天,三界中出現了一個法力強大的惡魔,這惡魔法力高強,牠每滴一滴血在地上,地上就會出現一千隻和他一樣厲害的化身去遺禍人間。印度三大神之一濕婆神(Shiva)的妻子雪山神女帕華蒂(Parvati)得知消息後大怒,就化身迦梨(kali)女神去消滅惡魔。迦梨女神恐怕這頭惡魔會在決鬥的時候把自己的血滴在地上,演變出現一千隻法力同樣高強的惡魔化身,遂先把牠的血吸光,後來雖把這惡魔消徹底剷除,可是卻因為過於憤怒而不能自製,她的雙腳不由自主地大力踐踏土地,令三界眾生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其伴侶濕婆神為減輕眾生的苦痛就躺在迦梨腳下任其踐踏以洩恨,這也是在印度教畫像或雕塑中,濕婆總是躺在迦梨(kali)女神腳下的原因。




濕婆(Shiva)是毀滅之神,也擔當創造(轉化)的職能,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濕婆廟裡供奉了他的愛妻杜迦(Durgā)。印度教女神,性力派(shaktism)的重要崇拜對象。傳統上被認為是濕婆之妻雪山神女的兩個兇相化身之一,女神的性力是宇宙萬有創造的根源。印度西孟加拉省杜迦女神節就是崇敬聖母杜迦的節慶。




在很久以前,天神和阿修羅(Asura)之間發生了一場大戰, 天神方面的領袖是因陀羅(Indra),可是卻被馬希沙(Mahisha)阿修羅和那些羅剎魔(Rakshasas)殺得大敗,於是惡魔們全都跑到世上來為非作歹,橫行於天上與人間。戰敗的天神撤退到喜馬拉雅山的群峰之上向婆羅摩、毗濕奴和濕婆神求救。眾神結合忿怒之力創造了象徵力量的杜迦女神(Durgā)Durgāa拉長音,為陰性,意為難接近女神又譯為大難近母,Durgā Puja意為杜迦女神的慶典或大難近母法會。




(6) 在羅姆語裡依方言的不同將上帝稱為DelDevel,兩者均源自梵語提婆(Deva),即佛教的聖天。羅姆人傳統的的民間信仰認為上帝是抽象的,羅姆人因此直接向性力派(shaktism)的女神祈禱,而不是對上帝祈禱。雖然,DelDevel可以泛指任何宗教的各種神衹。羅姆人的民間信仰裡有許用語,如舊上帝(O Devel o
Puranó )
、新上帝(O Devel o Nevó)、耶穌基督(O Devel Kristoso)等等。然而,偉大的上帝(O
Baro Devél)
是眾神中最高強的。傳統羅姆人的賜福祝禱是由長老在死海銘文(Pomanaki
Sinya)
前莊嚴地誦唸下列禱詞:「太陽、月亮與上帝請聽我說(Kama,
Shona tai Devla, ashun man)
」,這是由凱爾德拉什(Kalderash)與其他傳統羅姆部族所保存​​的拉杰普特(Rajput)祝禱詞。由於「聽到(ashun)」是採單數的祈使語氣,顯係指三位一體的祝禱。拉杰普特人聲稱他們是太陽與月亮的後裔,並透過濕婆的配偶卡利崇敬濕婆。一些現代的羅姆人摒棄了傳統的吉普賽民間信仰,藉由非羅姆人的宗教習俗,諸如五旬節和其他現代形式的基督教義,獲取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的偽裝保護。尤其是前共產主義國家,因為在共產制度下宗教是非法的。更加了解自己歷史和起源的年輕羅姆人,基於性力派、大自然崇拜和萬物有靈論,發展傳統的羅姆民間信仰,創造並修正了羅姆人傳統的宗教。


(7) Rishi, W.R., July, 1986, Pp. 5-6




(8)
Humphrey, Jeanne, 1997, p.16.




(9) 這些三叉戟是讓人想起海神波賽登(Poseidon)和納普敦(Neptune)的三叉戟似乎與希臘或羅馬異教的起源有關。三叉戟也經常出現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命運女神豐圖娜(Fortuna)的肖像。英國不列塔尼亞的部落女神(Tribal Goddess)也持有之。來自印度的羅姆人也知曉濕婆的三叉戟,羅姆語稱十字架為trushúl,源自梵文與濕婆的三叉戟(trushula)有關。至於卡馬格的公牛與守護天使騎乘馬匹的品種與起源則仍不清楚。他們似乎在歐洲歷史上的黑暗時代就已經存在。

(10)
這些守護天使通常出現在夢中諭知穆斯林羅姆人如何面對疾病與磨難,為了祈求天使的庇護,羅姆人向天使獻祭白公羊。其他的儀式包括漂浮水面的洗禮儀式、點燃蠟燭等等,而正宗的伊斯蘭教裡並未存有這些傳統。

譯註:此處的守護天使應是伊斯拉斐爾(Israfel/Sarafiel/Israphel)。意為「天使之音」或「燃燒的天使」。伊斯蘭教中的審判日吹響號角的天使之一,即是基督教中的熾天使,傳說其會在最後末日降臨耶路撒冷的聖巖上,吹起那威嚴的號角聲以喚起鼓舞那些因審判而沉醉以久的死者靈魂。為代表藝能的天使。 每日的晨間和夜晚伊斯拉菲爾都會來到地獄視察三次,但看到這些受難靈魂的悲慘景象,他流的淚水卻足以形成淹沒大地的洪水。

(11) 隆納德李(Ronald Lee)未出版的著作The Gypsy Invasion : Romani Refugees in Canada,
presently under review but as yet unpublished and his own personal research
among various Romani groups.

(12) “Arise, Roma!”.




 




參考連結:

Romano
Kopachi :: The Romani Goddess Kali Sara – by Ronald Lee




延伸閱讀:

沒有國家的民族1-羅曼尼(吉普賽)國旗與國歌 The
Romani Flag and Anthe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jango1105 的頭像
    django1105

    從台灣聽世界-PIXNET

    django11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