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君遊台灣-美麗的誤會或精心的統戰
〈嘉慶君遊臺灣〉(嘉慶君與王得祿) 詞/陳明華 曲/東方白 唱/黃秋田
古早屏東是阿猴,高雄舊名是打狗,
臺南古都赤崁樓,永康叫做埔羌頭。
白河舊時是店仔口,北斗土名是寶斗,
人說臺西是海口,清水叫做牛罵頭。
新竹以前是竹塹,嘉義舊名是諸羅山,
隆田叫做番仔田,阿公店是叫做岡山。
竹山蕃薯上介讚,鹿港豬螺是名產,
麻豆好吃是文旦,人講寶島是臺灣。
嘉慶君遊臺灣(二)~ 詞/陳明華 曲/東方白 唱/黃秋田
斗南古早他里霧 虎尾舊時五間厝
霧峰就是阿罩霧 名間又叫湳仔庄
竹塘叫做絡竹塘 田中土名田中央
佳里舊時蕭壠庄 北港頂擺是笨港
新化就是大目降 塩水人講塩水港
安定號做真加弄 湄州媽祖上甲興
鯤鯓五王上甲靈 木柵仙公最聞名
台灣四季好風景 台灣四季好光景
〈嘉慶君遊台灣〉這首歌對照台灣新舊地名,成為不少小學生的鄉土教材內容。根據唱片封套的考證,此歌原名為「嘉慶君與王得祿」,同張專輯中收錄劇中另三首插曲,名為〈嘉慶君遊臺灣(一)、(二)、(三)〉,皆由黃秋田所主唱。隨著廣播電視的播送,黃秋田拿著一把月琴邊彈邊唱的意象,一直深植人心。他走紅的時光,約莫就是陳達因民歌採集運動暴紅的年代。
正史並無記載嘉慶皇帝遊台灣的記錄,而最早寫出此傳說故事的是丁得春著作的小說「嘉慶君遊台灣」(1947年印行),由中南部各地流傳的零碎故事拼湊而成,描述嘉慶君從臺南府城登岸,一路北上到鹿港出海,遊歷山水、鏟奸除惡的經過。戰後幾波流行的臺語流行文化都可以看出這齣戲碼。
1957年推出的臺語古裝電影嘉慶君遊臺灣,創下極佳票房,帶動「遊臺灣」電影風潮,也掀起島內旅遊熱。在1971年,華視也曾製作播出這個題材的閩南語連續劇,轟動之餘,也連帶使得竹山紅蕃薯與李勇廟風靡全台,間接帶動地方觀光事業發展。
歷史上,嘉慶並沒有來過台灣。為何民間盛傳如此?其實來台灣的另有其人,就是福康安,他被封為嘉勇侯,又傳聞中乾隆的私生子,乾隆派福康安來台灣平定林爽文,也許民間誤以為是嘉慶君,也不無可能。「嘉慶君遊台灣」最先的版本只是說清室貴冑(即福康安)來台遊覽,後來誇張說是皇子(影射福康安是皇上之子),最後以訛傳訛成為太子(即日後的嘉慶皇帝),造就這樁美麗的誤會。
嘉慶君遊台灣版本眾多,列舉一些如后:
1、清朝嘉慶年間,仁宗皇帝化名為「高世國」,與大臣王發、侍衛李勇等人,微服到台灣來遊玩。在他里霧社(今斗南鎮)街上遇上了匪徒,並欲加害於他們,正於此 時千鈞一髮之際,順安宮裡的福德正神突然顯靈現身,將嘉慶君一行救護脫險,嘉慶君感念土地公救駕有功,於安全返回京城後,特地頒賜給他一頂一品宰相帽。
2、此傳說和上則傳說的地點是一樣,都是發生在斗南,但寺廟卻不一樣:嘉慶年間台灣很多地方仍為蠻荒之處,當時嘉慶君從台南登陸,行經諸羅縣, 過古坑再從竹山到草屯,但在行經大林時,遭遇盜匪行兇,嘉慶君一行人寡不敵眾,情勢非常危急,就在千鈞一髮之際,突出現一名老者,手持拐杖,在其揮舞下, 一班盜賊竟全數昏厥,使嘉慶君終得脫困,而老者並交代嘉慶君因此地盜寇猖獗,請嘉慶君晝休夜行方可逃過盜寇的侵擾,嘉慶君感謝之餘,詢問老者為何人,老者 只答為他里霧(為現今雲林縣斗南)土地公後便消失,而嘉慶君依其指示遂能平安抵達南投。後來嘉慶君登基後,頒佈一道聖旨,勒封斗南小南天土地公得戴冠帽,著龍袍,而廟脊得以起翹燕尾。
3、嘉慶君在遊抵草屯,夜夢土地公示警,使得嘉慶君逃脫劫數,而嘉慶君為了感謝土地公顯靈相助,特賜御書「慶安宮」三字,並賜封土地公冠冕,同時特別敕封土地婆陪侍。在台灣多數土地公廟,只供奉土地公,而在南投草屯北投里的慶安宮內就供奉土地公及土地婆,據說就是此傳說之故。
4、嘉慶君在行經諸羅城時(現今嘉義市),因天色已黑,錯過城門開放的時間,無法進入城內住宿,而附近又找不著可以借住的地方,一行人正焦急不知所措之 際,忽然出現一名老丈,老丈告訴嘉慶君在北門城外有廟可以住宿,之後即消失不見。眾人循線終於找到一土地公廟(即為現今的北安宮),於是一行人便在北安宮停留一夜,待黎明破曉,開城門時才入城,眾人皆認為是土地公顯靈指示。嘉慶君在返回京城登基後,仍對土地公及北安宮心存懷念遂在嘉慶四年(西元一七九九 年)派欽差專程護送石爐一座到諸羅縣來,命縣老爺蒞臨北安宮迎接,為北安宮鎮宮香爐(現今擺在北安宮之前殿上),並封北安宮之土地公可戴相冠之帽,廟身則可築宮殿式並翹燕尾,同時御賜對聯一對,永世流傳。
嘉慶君遊台灣有可能如大義覺迷錄一樣是一起精心的統戰嗎?是一種切不掉的民族血緣關係,還是一種被奴化順從的建民思維。就台灣新興民族而言,這個號稱仁宗的清朝無為皇帝,他這場史不可考的台灣之旅,居然對日後行銷台灣及台灣認同起了積極的作用。而這當中最嘔的莫過於被指為天地會的林爽文,在起身抗衡清廷的戰役中於竹塹一帶被生擒,最後遭凌遲處死的壯烈犧牲。林爽文事件後,清皇乾隆為了「嘉」獎諸羅義民「義」舉,而將諸羅改名「嘉義」。呼應歌詞中的「新竹以前是竹塹,嘉義舊名是諸羅山」,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弔詭與巧合。至於嘉慶君遊台灣中的李勇,與竹山的李勇廟,更是誤會重重了。
參考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