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的吉普賽歌后Esma Redzepova 與荷蘭NBE樂團演出的車輪轆轆(Dzelem Dzelem)
The Gyspy Queen Esma Redzepova and the Nederlands Blazers Ensemble during the 1999 New Year's Concert in the Concertgebouw, Amsterdam. Also playing, special guest François Castiello (Bratsch). More info on www.nbe.nl.
Gelem, Gelem車輪轆轆-來自何方?
第一屆世界羅曼尼國會:
西元1971年,來自14國的代表參加在倫敦舉行的第一屆世界羅曼尼國會(the first World Romani Congress[i]),會中決定採用羅姆人(ROM)一詞做為吉普賽人自我稱呼的用語,訂定4月8日為國際羅姆日(當日為二次大戰時被納粹囚禁在奧許維次“Auschwitz”集中營的羅姆人,重獲自由的日子)並通過了羅曼尼國旗樣式及以Gelem, Gelem[ii]一曲做為國歌。
Gelem, Gelem意為經歷了漫長旅程,譯成「漫漫長路」也不錯,我將之譯為「車輪轆轆」,取其漫漫長路中車輪轉動發出聲響之意。
歌詞的由來:
這首羅曼尼國歌的歌詞是由Jarko Jovanovic 所寫,取材自羅姆人在二次大戰納粹集中營內慘遭屠殺蹂躪的史實。歷史及語言學者Donald Kenrick回憶當時第一屆世界羅曼尼國會的情景:「會期中Jan Cibula博士和Jarko Jovanovic為一首流行曲調重新填詞,這首新版的歌曲"Gelem, Gelem"於焉誕生,在會場中傳唱,廣受與會人士喜愛,大會也在這首歌的歌聲中閉幕。[iii]」
曲調的由來:
一般認為車輪轆轆(Gelem, Gelem)的曲調來自羅曼尼傳統歌謠,Elena Marushiakova及Vesselin Popov兩位學者特別追溯了此曲的歷史源頭,摘錄如下:「來自保加利亞Plodiv地方的Milan Aivazov,生於1922年,是一位無師自通的鐃鈸樂手,自組頗受歡迎的Aivazov二重奏。Aivazov 還記得祖父唱過"Zhelim, Zhelim"這首歌,但原來的歌詞已不復記憶。這首古早的羅馬尼亞歌曲,旋律非常優美,原本為三拍子,被塞爾維亞的吉普賽樂手改寫並改變了節拍,成為現在的樣貌[iv]。」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源自羅馬尼亞的吉普賽曲調,盛行於1920至1930年代的巴黎各種秀場。1960年代,Gelem, Gelem這首歌在塞爾維亞是非常流行的,且有許多版本的歌詞。而這首歌能於1960年代晚期走紅於歐洲,應全是拜1966年由前南斯拉夫大導演Alexander Petrovic在所執導的電影「羽毛商人」(Skupljaci perja/The Buyer of Feathers)中,採用此曲做為插曲及片尾曲所賜[v]。
結語:
1989年,歐洲共產政權崩潰,開啟了歐洲羅姆人的第三次遷徙,對羅姆人的種族暴力益增。Monika Hielscher & Matthias Heede編導了一部名為Gelem, Gelem 的紀錄片,紀錄了一群來自東歐數國的羅姆難民在德國遭排斥驅逐,引發羅姆人示威抗議,爭取人權的事件。
這首悅耳動聽的羅曼尼(吉普賽)國歌-車輪轆轆(Gelem, Gelem),其背後代表的是羅姆人勇敢樂觀面對歧視苦難,永不屈服的精神。誠如Monika Hielscher & Matthias Heede在Gelem, Gelem紀錄片網站上的陳述[vi]:
「Gelem, Gelem-曾是納粹恐怖下的倖存者在他們被送往死亡集中營途中所唱的歌曲。
Gelem, Gelem-是他們遍訪歐洲的難民營時,讓不同部族的羅姆人產生交集的歌曲。
Gelem, Gelem-是羅姆人在西德遊行抗議遭受驅逐,要求大眾正視其歷史命運,爭取合法居留權力時所唱的歌曲。」
車輪轆轆,一股永不止息,不向命運屈服的力量。
車輪轆轆,一種無可就藥的樂觀,奮起向前的意志。
車輪轆轆,來自何方,去向何處?
附記:
Gelem, Gelem在歐洲各國有不同的拼法,以下略作整理:(由於在下才疏學淺,若有謬誤,尚祁不吝指正,以便及時更正,避免誤導他人。)
Gelem, Gelem 德國。
Djelem, Djelem 前南斯拉夫,歌名又稱Opré Roma, Romale Shavale 意為奮起吧!羅姆人,羅姆青年。塞爾維亞語寫為Otio Sam, Otio Sam。
Jelem 俄羅斯,西里爾字母(Cyrillic)寫為Ђелем, Ђелем。
Zhelim, Zhelim 保加利亞。
Dzelem Dzelem 羅曼尼語(吉普賽方言)。
Szelem, szelem 應為馬其頓。
[i]Later on, at the Second Congress in 1978 in Geneva, this organisation took the name Romani Ekhipe or Romani Union
[iv] 同上,原載於Continent newspaper, # 222, 9, 22, 95, p.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