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建構台灣本土化的幼兒音樂教材資料庫           小毛09/15/2006


  幼兒音樂教育並非只是學習樂器的技巧為主,而是培養其對音樂的興趣。國內幼稚園都非常重視幼兒音樂的學習,但是在課程安排方面常被定位為「副科」或「才藝課」。其實對幼兒教保人員而言,不需要是音樂專家也能提供幼兒豐富與多元的音樂經驗,關鍵在於教師是否願意投入與學習;亦即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比音樂技巧更能引領幼兒的音樂學習[i]。教保人員如何選擇安排適合嬰幼兒聆賞的音樂素材,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以下茲就民族採音集及本土化觀點試圖建構台灣幼兒音樂的教材資料庫。


台灣的民族音樂採集研究


高大宜(Zoltán Kodály)的民族採音運動,讓古典音樂學界開始重視各地民謠以及民謠所代表的文化主體。在1918年一次大戰爆發、阻斷了高大宜繼續採集前,他一共採錄了3500首羅馬尼亞民謠、3000首斯洛伐克民謠、2712首匈牙利民歌。之後,他對這些民謠做記譜、分類、分析,從而奠定高大宜教學法的基調[ii]。高大宜的民族採音運動不但保存了自己的傳統音樂文化,採用民謠做為早期音樂訓練的教學材料,更激起許多作曲家的靈感,運用民謠素材創作具有其民族風格的音樂,融合創作出本土化的音樂曲目。


台灣原住民音樂的研究可追溯自1685年林謙光的《台灣紀略》為目前發現最早的記錄,1736年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詳細記錄了平埔族的歌謠與樂器。日據早期,有關於原住民樂曲的記載,多還是引用黃叔璥的〈蕃俗六考〉,且僅只有歌詞大意。1907年伊能嘉矩的〈台灣土蕃的歌謠和固有音樂〉,則將原住民歌謠與樂器分類;1922年田邊尚雄的《第一音樂紀行》記錄他在台灣調查旅行的日誌,是日本人在台灣從是音樂田野工作的第一人,1932年竹中重雄的〈台灣蕃族音樂的研究〉,則是所存資料中第一篇對原住民歌謠作分析的文章;1944年,石田幹之助將其在台灣原山區所錄下來的原住民歌謠發行,共有三張,這也是所存資料中,第一套發行的台灣原住民歌謠唱片。1922年張福興的《水社化蕃之歌》,是從所存資料中發現的第一本以田野調查的方式得到音樂資料,也是第一本附有五線譜的採譜記錄,張福興也是第一個研究台灣音樂的台灣人。1966年史惟亮展開「民歌採集運動」,1978年民族音樂學者許常惠率五名學生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民族音樂調查隊」,學界稱之「第二次民歌採集運動」[iii]。在那次採集行動中,許常惠一共採錄了近兩千首台灣閩、漢、原住民音樂,其中有來自台東馬蘭阿美族的郭英男、郭秀珠夫婦的『歡聚歌』,也就是1996亞特蘭大奧運歌曲「原唱版」。


台灣童謠的研究


郭美女在『第二屆原住民音樂世界研討會』探討原住民之童謠,將原住民童謠依歌詞內容和表現方式分成下幾類:1.催眠歌或稱搖籃歌:原是母親哄小孩睡覺,邊搖邊唱的歌曲;2.遊戲歌:邊現邊唱的遊戲歌曲,原住民各族中這類的歌曲佔大部份;3.知識歌:藉著砍唱來教導兒童獲得自然界或生活上各項知識的歌曲;4.生活歌:描述原住民日常生活的歌謠;5.逗趣歌:歌詞內容有趣,多具調侃或唱反調的意味;6.勸勉歌:具勉勵兒童工作、勤奮努力向上的意義;7.抒情歌:藉著動物的擬人化,或諷刺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情感;8.故事歌:利用具故事性情節或神話傳說,描述故事中人和事物;9.舞曲:一般的舞曲並無固定歌詞或內容;10.連鎖歌:以接龍方式來表現,旋律和節奏都十分簡單[iv]


台灣本土化幼兒音樂研究起始於為了推行國語,在游彌堅、呂泉生的努力下台灣省教育會的「新選歌謠月刊」,跨越了語言,於民國411月創刊,共發行99期,至民國494月畫下句點。在當時曲盤(唱片)不普遍,錄音帶又還未誕生的年代,該刊是本土創作歌曲及譯介世界名曲的唯一傳播媒體,也成為日後音樂課本的重要資料庫。吳聲淼指出「《新選歌謠》月刊除了提供兒童歌謠創作的發表園地外尚有介紹國內外富有樂教價值的歌謠傳譯、扶植創作人、傾全力推廣、尊重著作權等貢獻,以及後來成為重要的音樂史料,其選錄的歌曲更是日後華人世界音樂教材的主要內容等。[v]


1995年林道生在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鄉土教材》刊物發表〈台灣原住民民謠與教材〉一文。兒歌與童謠中的音樂天地/林朱彥/高雄復文(1997)》上個不一樣的音樂課,在兒歌與童謠中的音樂天地探討童謠的教學法。《臺灣童謠/黃哲永/1998》嘉義縣六腳鄉鄉民黃哲永平日是蒜頭糖廠解說員,早在近三十年前便致力於閩南語教學及台灣童謠的研究《台灣閩南語創作的兒歌研究/鍾信昌(2000)》,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鐘信 昌 先生既不會作詞也不會作曲,但他對閩南語創作童謠特別有興趣,他曾以「閩南語創作童謠之研究」作為碩士論文,那是臺灣地區第一篇以此內容為碩士論文。


相關的研究還有《咱的囝仔咱的歌(一)/文建會(2002)43首全新創作歌謠(五線譜版)歌詞取材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辦理"愛的風鈴--台灣(2000)兒歌、施福珍的台灣囝仔歌研究/何如雲(2002)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囝仔歌創作研究/呂鈺秀(2002) 》東吳大學音樂所碩士論文、《台灣囝仔歌一百年:18951995-從唸謠到唱謠的台語童謠本土化歷程/施福珍/晨星(2003)》針對多首大眾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的囝仔歌,進行樂曲結構的探討,讓讀者明瞭各時期曲式、節拍、旋律演變的情況。


簡上仁先生成立田園樂府致力於台灣鄉土音樂的研究,推展台灣歌謠及囝仔歌,並至英國雪菲爾大學進修獲得民族音 樂學 博士,著有《台灣民俗歌謠/眾文(1977)》、《台灣的囝仔歌/自立晚報(1996)》等專書,與《台灣的囝仔歌》、《台灣鄉土兒歌合唱曲集/台北縣政府(1996)》、《簡上仁的音樂之旅-台灣的歌.阿仁的故事/台北縣文化基金會(1998)》。
幼兒音樂的本土化教材


許常惠在「台灣音樂史初稿」中將豐富而複雜的台灣音樂分成三類,原住民族的音樂、漢族民間的傳統音樂、西式新音樂來探討台灣鄉土音樂的音樂史[vi]。筆者茲就所收集到的民族採音資料及音樂家們的本土創作,分成原住民語、台語、國語、客語等四類幼兒音樂教材整理介紹如後,提供參考。


原住民語幼兒音樂教材


傳統原住民音樂的採集整理,提供了原住民現代創作童謠無比的養分。


《台灣原住民音樂紀實系列1-12及平埔族音樂紀實系列( 8C D)/風潮發從布農族到平埔族共20CD,其中不乏台灣各族原住民的搖籃曲及遊戲歌。列舉其中一首流傳在南排灣牡丹鄉的一首排灣族詛咒歌cuku nu,曾被高崗屋海苔做為廣告歌曲,急口令式的童謠,歌詞排列順序以『頂針』(接尾連鎖歌)的手法來配置,即前一句的後三音節是下一句的前半段歌詞。起源是一位排灣族婦女與平地人口角,一氣之下就唱了cuku nu詛咒對方,歌詞含意因遷就『頂針』已不可考。


台灣有聲資料庫─原住民傳統音樂專輯/水晶出版(1994-1995)得過金鼎獎最佳團體出版獎,全集計出版五套。本套原住民傳統音樂專輯主要以第二次民歌採集運動田野調查錄音的復刻為主。


春之佐保姬/新台唱片(1994)》這是因受二二八事件牽連入獄的鄒族鄉長高一生的紀念專輯「春之佐保姬」,收錄高一生(1908-1954)為族人所創作的歌曲。此外陳實、陸森寶等日治時期的原住民音樂家的作品亦待整理保存。


用愛點亮後山希望:背著小米的老太婆/得音出版(1995)》台灣原住民兒童音樂系列第一輯民謠、童謠、樂器,善牧太魯閣族兒童合唱團演唱。


邦查WAWA放暑假/大大樹製作,新力發行(1998)這是國內第一張專門為兒童製作的原住民音樂有聲書,榮獲88年第10屆金曲獎最佳口語說講唱片獎。由迴谷舅舅用阿美語及國語述說邦查WAWA(意為阿美族孩子)放暑假時,回花蓮老家尋找身份認同的故事,並穿插阿美族傳統及現代創作歌謠。


原住民童謠專輯-我們在這裡/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出版(1999)巴奈.母路、李宏夫、孔吉文錄音採集52首原住民的童謠。


Ne Ne Ne台灣原住民搖籃曲暨導讀手冊(乘著歌聲的翅膀)/信誼出版(2001)CD12首歌曲, 錢善華 老師及泰雅族的哈尤尤道(莊春榮)牧師的編曲,加一本彩色精裝圖畫書及一本導讀手冊。從各族中(包含平埔族)選擇收錄目前仍傳唱的搖籃曲,配上各族小朋友的畫作,作成一本圖畫書。


Vu Vu 的故事/風潮(2002)排灣族童話作家亞榮隆‧撒可努編寫原住民的山林傳說,並以其奇特的語調、豐富的聲音表情扮演VuVu(排灣族裡祖父的意思),為孫子講述荷蘭人到台灣十族原住民遊歷的故事。彭靖身兼作曲及本書之製作人,以古典音樂跨界演出原住民童話,統籌創作出這套具有想像情境的音樂童話故事CD,整套包含音樂CD、有聲故事CD、童話繪本三大內容。


誰在山上唱歌/風潮(2004)本專輯榮獲2005年金曲獎「最佳演唱」、「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由曹登昌製作,李忠祥合唱團指揮,余貞玉編曲及聲樂指導,太平國小布農族小朋友唱歌傳承著美妙的八部合音。


台灣原住民傳統童謠精選輯/高市山研會出版(2006)作者洪國勝,由錢善華老師記譜。


台語幼兒音樂教材


戒嚴時期的推行國語運動,使閩南語母語教學被中止,而閩南語童謠的流傳和創作也連帶遭殃,所幸有施福珍、呂泉生及簡上仁等人的努力創作,直到近年本土化運動,推動鄉土語言教學,使得台語童謠再獲重視。


台灣的囝仔歌1-3/簡上仁/華納發行( 1990)收錄台灣三百年都來的童謠精華包括簡上仁、施福珍、呂泉生及黃敏的曲作,音樂大師李泰祥編曲、指揮,簡上仁主唱,敦化及松江兒童合唱團參與錄製。簡上仁受了史惟亮先生、許常惠先生等前輩的感召毅然投入臺灣民謠的採擷、研究和推廣的道路,並為致力於臺灣歌謠的國際化,中年遠赴英國雪菲爾大學攻讀民族音樂學博士。簡上仁經常將許多優美的詩詞和童謠譜成曲,最著名的莫過於「正月調」,曾獲金韻獎作曲獎。


紅龜粿--台語創作兒歌/信誼出版(1991)作者王金選,插圖曹俊彥,作曲及編曲廖曉玲、林炳興,演唱甘雅嵐、 洪 君儀,書一本;附CD或錄音帶。


指甲花--台語創作兒歌/信誼出版(1994)作者王金選,插圖洪義男,書一本;附CD或錄音帶。


紅田嬰/信誼出版(1998)榮獲88年第10屆金曲獎最佳兒童樂曲(故事)唱片獎,屬於「另類兒歌」,由陳中申和劉學軒作曲、編曲,融合中、西樂的特色,賦予傳統兒歌嶄新的現代生命。


《月琴唸歌(1998)》傳統七字仔歌,歌仔調加台灣歌謠,由洪瑞珍編曲、創作, 書及錄音帶各一。


《新娘新噹噹:台灣囡仔歌/幸福文化(1999)》作曲、指揮林福裕,幸福男聲合唱團、紀乃菡演唱,作詞謝華陸,CD一片。


1放雞2放鴨:台語的遊戲兒歌/青林國際出版(2001)》林武憲編選 CD1+1本附遊戲方法。


《肥豬齁齁叫/格林出版文化(1999)》作者王金選,書一本;CD一片。


《講唱台灣囝仔歌/安可出版(1995)》收集古早囝仔歌及新創作品,由康啟明編著,蔡文通作曲,一本書附一捲錄音帶。


Hài°韆鞦:台語童謠創作/安可出版(1999)CD一片;書一本,歌詞包含漢字、教會羅馬字。


《鴨咪仔:台語童謠創作/安可出版(1999)》附教學指引1本,歌詞包含漢字、教會羅馬字。


《囝仔歌教唱讀本/晨星出版(2000) 施福珍作曲、編曲,康原解說 ,和和兒童合唱團演唱,CD一片;書一本,  歌詞包含漢字、教會羅馬字,附樂譜。


《台灣之愛(3):紅面鴨公/鄭智仁出版(2002)》鄭智仁與尤慧美的童謠世界,CD一片。


《台灣囝仔歌〔1〕打鑼兼摃鼓/風潮(2004)》白聆、吳金黛、曹登昌三人量身訂作的15首創新台灣囝仔歌,榮獲2004年第15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兒童樂曲專輯獎。《打鑼兼摃鼓》這張專輯是百分百的全新創作詞曲,完全依唸謠韻律打造旋律。


《台語童謠遊戲繪本(CD) /三采出版 (2004)》幼教老師施孟琪利用故事導引方式,巧妙地引導小朋友進入作者父親 施福珍 先生創作的20首台灣童謠的世界,好玩的遊戲及實用的律動手指搖為本書的特色。


《台灣新囝仔歌/潘榮禮、蕭燕編著》由林二擔任音樂總監,附教學CD5張,VCD5張,依據教育部台灣鄉土語言輔助教材大綱編印。


《強強滾的台語囝仔歌:1-3/曲盟文化》溫隆俊製作、編曲,強強滾兒童合唱團演唱 CD3片;冊3本,附樂譜。


《台灣童謠詩歌精選/L.A.台灣文化》溫惠雄主編CD一片內含台語、客語童謠、詩歌、台灣現代詩歌、台語唸唐詩。


◎國語幼兒音樂教材


戒嚴時期的推行國語運動,國語童謠大量出現,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可分為:1.光復後外省族群帶來的童謠如小毛驢、青春舞曲、讀書郎等。2.反映當時政治背景的創作童謠:只要我長大、娃娃國、一二三,到台灣、青海青。3.從台灣本土素材改編創作:三輪車、高山青。4.為教化民眾(宣導政令)新創的童謠:sars洗手歌、雙手萬能。5.從外國歌謠改編:小星星、送別、倫敦鐵橋垮下來、王老先生有塊地。6.卡通及電視兒童節目歌曲:無敵鐵金鋼、小甜甜、小天使、哈姆太郎、東森幼幼台創作曲。7.從流行歌曲中借用,反映當下社會背景及流行文化:銼冰歌、怪獸、唐詩三百首。


《台灣兒歌與民謠之旅/臺北音樂教育學會出版(1999)》這本CD書由從事台灣兒歌「考古」十五年的音樂工作者劉美蓮撰述、音樂家林家慶製作,介紹經典兒歌「妹妹揹著洋娃娃」、「造飛機」等十九首多年來台灣兒童耳熟能詳的作品以及背後創作的故事。


《好好聽童謠1-2/沙鷗發行(好奇寶寶成長3&4)》兩套各6CD,盒裝典藏版:主唱:松江兒童合唱團。一首又一首的童謠,培養孩子的音樂細胞,擁有一個唱唱跳跳的快樂童年。


《好奇寶寶成長24:世界童謠大全/沙鷗發行》本套共6CD,盒裝典藏版。童謠世界無國界,不論是韓國童謠『阿里郎』,美國童謠『稻草裡的火雞』,義大利童謠『卡布里島』或是『蒙古牧歌』,透過這些中文化的童謠,孩子從小接觸多文化刺激,長大更有世界觀,更能包容不同的文化結晶。以上均屬沙鷗發行的好奇寶寶成長系列,本系列相關產品尚有:《好奇寶寶成長21台灣囝仔歌(6CD)、《好奇寶寶成長23快樂嘻遊曲親子音樂(6CD)、《好奇寶寶成長11世界童謠園地(6CD)》,以及《兒歌看天下童謠篇1& 2》。


《童謠教唱1-5/龍騰影音多媒體》全套共5CD散裝經濟包,每片約20首歌曲,給小寶貝一個富創意的快樂童年。


趣味童謠唱遊(2CD)》、《快樂童謠精選(2CD)》、《幼兒歡唱系列快樂童謠 1&2》,均為音樂之橋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新幼稚園童謠小小班1 (2CD) /曲盟(2002)》、《新幼稚園童謠小班 2 (2CD) /曲盟(2002)》、《新幼稚園童謠中大班 (2CD) /曲盟(2002)》、《新幼稚園童謠(3CD) /曲盟(2004)》皆為曲盟文化所發行。


世界童謠精粹(12CD)/幼福(2004)》、《世界童謠精粹(2CD) /幼福(2000)》、《快樂唱童謠(2CD) /幼福(2000)》、 歡唱童謠拔蘿蔔(附CD)/幼福(2005)》,幼福曾為國內幼教出版霸主,見證了7080年代國內兒童歌謠的發展,《歡唱童謠: 捕魚歌(附CD)》、《親子童謠大全1 &2(各3CD)》亦為幼福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出版發行 


 其他零星的國語童謠出版品尚有:《童謠1-2:幼稚園教唱童謠/同心圓(2005)》、《玩玩遊戲唱童謠(附CD)/東西出版(2006)》、《流行童謠E世代1&2(2CD)/三暉圖書發行》、《歡樂唱童謠1-4/方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語童謠1-7/昇輝影音國際有限公司》。


◎客語幼兒音樂教材


從事客家童謠曲調創作的作曲家,早年有吳盛智、涂敏恆、林子淵等大師,唯這些出版品多以絕版,已難尋覓。慶幸後繼有人,民間與官方不斷投入客家童謠創作,也有所成。


《明星客家童謠第一集、第二集/明星文化出版(19891990)》新竹縣新豐鄉人孫金清的二捲創作客家童謠錄音帶,由明新客家兒童合唱團演唱。


《下課啦-阿淘和孩子的歌/春水出版社(2000)》陳永淘與新竹縣峨眉國小九名學生合作完成此張客家新創童謠專輯《下課啦》,總共收錄了十首歌。


《涯盡歡喜-幼幼客家/桃園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2003)》唸謠旋律化,歌曲口語化把傳統客語音韻,融入現代編曲,提供幼稚園、托兒所推廣客語使用。


《哈客103 童謠篇-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可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下載音樂檔http://www.hakka.gov.tw/


 








[i]幼教簡訊-從光譜計畫談國內幼兒音樂課程/邱憶惠http://w3.sce.pccu.edu.tw/preschool/12th/t_forum/forum_content.htm教育部國教司委託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製作




[ii]臺北愛樂電台-世界逍遙遊節目網頁-世界音樂之旅-匈牙利/何穎怡http://www.e-classical.com.tw/prtfamily/program/around/view44.html




[iii]台灣原住民音樂研究概況/黃于真http://ccms.ntu.edu.tw/~gim/AboriginesM2.htm




[iv]郭美女,「由『第二屆原住民音樂世界研討會──童謠篇』 探討原住民之童謠」,原住民教育季刊17期(民國892月)




[v]台灣第一本創作歌謠集-《新選歌謠》/吳聲淼/台灣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wu/wu-02.htm




[vi]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全音樂譜,19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jango11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