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中譯引自:編年史學家
古老的塞法迪猶太歌謠(Sephardic Judeo Song)
你所欣賞的第一部影片是摩洛哥女歌手馮絲華艾特蘭(Françoise Atlan)以拉迪諾語(Ladino)演唱的情歌〈倉庚〉(Los bilbilicos),源自15世紀的塞法迪猶太歌謠(Sephardic Judeo Song)。片中一開始以另一首塞法迪猶太搖籃曲Nani Nani 為引子,承襲伊斯蘭世界的木卡姆特色,歌樂即興銜接轉換非常的自然。自3分22秒起至6分24秒即為馮絲華艾特蘭演唱的〈倉庚〉(影片的說明指此歌名為Tsour Michela),最後為芭哈朗達(Bahaa Ronda)的佛朗明哥吟唱,整部影片宛若是地中海沿岸伊斯蘭文化的女歌製樂。第二部影片則主要以馮絲華艾特蘭的演出畫面配上不同歌者演唱的〈倉庚〉,但演唱歌手不詳。
猶太人遍及全世界,特別是北非到南歐西班牙,從南歐再到中亞、阿拉伯葉門,產生了不同風格的猶太音樂。馮絲華艾特蘭(Françoise Atlan)這位摩洛哥女歌手,是1964 出生於法國的猶太人。她擅長演唱塞法迪(Sephardic)即西班牙猶太人的安達魯西亞的歌謠。馮絲華艾特蘭於1985年起拜師學習15世紀的塞法迪歌謠,並同台表演。除此之外,她亦擅長表現地中海地區的歌曲,例如用歐西坦語演唱行吟詩人們寫就的古典的哀歌、用阿拉伯語演唱阿拉伯-安達路西亞歌曲。她在旋律、歌詞的掌握及唱腔特別精準,因此在歐洲、北非頗受歡迎。1998年榮獲Villa Medicis獎。
塞法迪猶太人與拉迪諾語
根據網友編年史學家的描述:「中世紀的伊比利半島猶太人十分活躍,周旋北方諸王國和摩爾人領地之間,耶教回教猶教三派亦在光復運動的夾縫中求同存異,互相交融,形成了獨特的伊比利亞文化圈。時過境遷,半島一統於十字旗下,猶太人被護教雙君逐出國境,然其歌流傳。歌用拉蒂諾語(Ladino),蓋猶太人之西班牙語也。流行於伊比利亞與北非,至今未亡。簡化了動詞變位,便於掌握。亦引入了若干閃語詞彙。」
簡言之, 西班牙人在十五世紀的末尾擊敗了境內的回教徒,隨著基督徒將伊斯蘭教政權趕回非洲,塞法迪猶太人亦被逐出西班牙(1492年)及葡萄牙(1497年)。現多居於南歐、中東、拉丁美洲等地。這些塞法迪猶太人,佔猶太人大約20%。由於長期生活在阿拉伯化的伊比利亞半島上,長期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生活習慣與其他分支頗為不同,說拉迪諾語。拉迪諾語(Ladino)又譯拉蒂諾語屬於羅曼語族,主要源自於西班牙語 (Old Castilian)及希伯來語,說這種語言的人幾乎都是塞法迪猶太人(Sephardi Jews)。
灼灼薔薇,倉庚其鳴
這首情歌〈倉庚〉(Los bilbilicos)又稱「灼灼薔薇」(La rosa enflorese),雖詩韻不嚴,但蘊含著深刻濃烈的愛,以上歌詞中譯引自:編年史學家(小溪流泉映花彩 松江孤島一葉楓),他以仿詩經的格式,將這首古老歌謠譯得如詩經般經典。
倉庚(Los Bilbilicos/The Nightingales)即黃鸝鳥,俗稱黃鶯。詩經幽風東山章作倉庚,曰:「倉庚於飛,熠燿其羽。」爾雅釋鳥:「倉庚,鵹黃也。」漢代鄭庚成撰禮記注:「倉庚,鸝黃也。」因為歌詞第一句就是「灼灼薔薇」(La rosa enflorese),因此有人也以此作為歌名,講白話點就是玫瑰註1盛開之意。「灼灼薔薇」(La rosa enflorese)同時也是一個樂團的名稱。要欣賞「灼灼薔薇樂團」(La rosa enflorese) 演唱的〈灼灼薔薇〉(La rosa enflorese)一曲,請點選下列連結:
http://www.myspace.com/larozaenflorese
「灼灼薔薇樂團」(La rosa enflorese)
「灼灼薔薇樂團」自2000年起就開始演繹這種口耳相傳的賽法迪獨唱歌謠相關曲目,正因為是口傳心授,所以這種西班牙猶太歌謠有很大的詮釋空間。團員來自爵士、古典與流行樂界,視此種歌謠為聯繫古代,傳統和當代音樂的作品,在演奏技巧上融入了流行音樂與即興等元素。該團以創作多元觀照的樂音為觀點,兼採不同時代來源的樂器,例如,提琴、中世紀六弦提琴(viol)、魯特琴(lute)、比維拉琴(vihuela)、直笛(recorders)、古雙簧號角(crumhorn), 近東與中東的打擊樂器等等。豐富的器樂與傳統女子獨唱僅以單鼓伴奏的塞法迪之歌形成對比,無疑地顯現出自1492年大流散(diaspora)-塞法迪猶太人被逐出西班牙後,塞法迪文化延續傳承的諸多影響。該團發了三張專輯:
《我心中的秘密》(Sekretos de mi alma) Pavane, 2006
《生命的過程》(La vida es un pasahe) Pavane, 2003
《伊比利亞半島》(Sefarad) Pavane, 2001
團員與職司樂器(MUSICIANS & INSTRUMENTS):
Edith Saint-Mard voice
Bernard Mouton recorders, crumhorn
Thomas Baeté viola da gamba, fiddle
Jan Van Outryve lute, vihuela, cittern
Vincent Libert percussion instruments
Anne Niepold accordion
Emre Gültekin voice, saz, tambûr
留言列表